艺术教育部 2014 级本科生吴嘉烨
2017 年,教育学部的暑期社会实践开始了。在国家推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下,以己之力服务国家战略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了解我国西北“丝路起点”地区学前教育的基本状况,让“丝路起点”的孩子们从小了解“一带一路”、熟悉“一带一路”,学部组织了“当一代遇到一路——丝路文化体验‘欢乐大篷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欢乐大篷车”是教育学部的品牌社会实践项目。每年暑假,大篷车都会准时出发,驶向祖国的腹地;至今,欢乐大篷车已驶过了都江堰震区、贵州遵义、山东等地。2017 年的欢乐大篷车要为“丝路起点”地区的孩子们送去原创课程、绘本,表演儿童剧,美工自然不可少,于是大家就一齐想到了专业扎实、心灵手巧的吴嘉烨。这是吴嘉烨的第一次祖国西部之旅,尽管之前“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也时常会在她的画中出现。就这样,交织着对前途的迷惘、对山河的憧憬,吴嘉烨和她的伙伴们跳上了欢乐大篷车,踏上了远赴西部的旅途。
16 名伙伴,10 天行程,1 次省教育厅调研、2 次市教育局调研,14 所幼儿园,大篷车的车辙遍及丝绸之路沿线 3 个省份、7 座城市。3 册原创绘本,13 堂“丝绸之路”主题公开课,13 场儿童剧表演,1 首原创儿歌,团队将“一带一路”倡议“翻译”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语言;为 1200 余名儿童带来快乐与启迪,与 100 余名幼儿教师进行访谈,在当好“一带暑期社会实践,与孩子们在一起一路”倡议宣传使者的同时,吴嘉烨和她的伙伴们收集到了“丝路起点”学前教育现状的第一手资料。10 天的丝路之行对吴嘉烨来说是震撼的,这份震撼既是因为这个来自于浙东沿海的姑娘第一次对祖国西部风光的亲眼所见,又是因为这个来自于发达地区的“准教育人”第一次对落后地区教育实况的亲身所感。其实,早在出发之前,吴嘉烨对此就有了准备,但真到现场原先的准备却又刹那被击溃;尤其是在走访了西部农村地区,调研了当地的教育现状之后,这种感觉就愈加强烈。那里的学前教育可提升空间是那么巨大,但那里的学龄前儿童却又是那么可爱。那一张张被汗水和沙尘浸染的脸孔上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让吴嘉烨突然明白了自己在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后三年所学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说在东部发达地区教育意味着选择和成就,那么在西部农村地区教育就实实在在意味着生存和出路。
十天很短,十天又很长;十天的丝路之行所带来的疲惫与收获相比简直不值一提。这十天,吴嘉烨感觉自己仿佛完成了一次蜕变,她甚至认为这十天可能将改变她的一生;而所有这一切的开端就是那辆教育学部开了十多年的“欢乐大篷车”。2017 年 9 月,告别犹疑的吴嘉烨完成了直升研究生的所有手续,她决意以教育为志业,决定去教育学系,决心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说三年前还有可能是“阴差阳错”,这一次是真正的“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