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子校长”为重点,“五个一百”相互支撑,培养未来教育引领者的实践育人模式

学生成长 »

 
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成长  学生成长数据分析
学生成长数据分析

 教育学科以培养“未来教育引领者”为目标,组织实施了“五个一百”的课外实践活动。 五个一百的实施得到了学生们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为验证学生参与五个一百项目后的实际效果,教育学科随机抽取612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参与“五个一百”的情况,并从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五大维度,考察学生参与“五个一百”后的成长。

抽样调查数据显示:(184%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影子校长”项目后,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290%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课外科研”项目后,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390%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专业公益”项目后,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488%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专业公益”项目后,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584%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学生社团”项目后,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方面得到了提高。

可见,“五个一百”项目得到了绝大部分学生的高度认可,对学生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另外,在“五个一百”项目中,每个项目对学生能力提升也各有侧重:一百个课外科研项目在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及实践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凸显;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方面,作用凸显;一百个创新创业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较大;一百个影子校长项目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及专业意识和能力方面的作用明显;而一百个学生社团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和能力两个方面作用明显。

尽管,“五个一百”项目对学生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作用各有侧重,但是,调查发现,每个一百项目都对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一百个影子校长项目 

教育学科在现阶段已参加影子校长项目的学生中实行抽样调查,共有52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学科鼓励学生将专业知识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在影子校长项目的实施中,以领导力发展为主,鼓励学生在实际中解决困难,增强组织管理自信心,不断提升个人领导力。帮助学生通过项目,进一步了解国家、地方教育发展需要,学习先进教育管理理念,提升社会责任感。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中,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及实践意识和能力这五个方面得到了显著增强。其中,学生认为影子校长项目对其实践意识和能力提升的认可达89.62%,对其专业意识和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认可次之,分别为85.58%85.44%81.73%78.85%84.62%的学生表示愿意再次参加影子校长项目,并对项目组织的各项活动表示满意。

1.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后,85%的学生认为参加了影子校长项目后,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在参加“一百个影子校长”项目中,88.46%的学生认为加深了其对我国教育现状的认识,更加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90.39%的学生认为在实践中对教育政策及教育资源配置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从而加深了对教育公平的理解;86.53%的学生认为培养了其以更加理性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产生的问题的意识和能力;90.38%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其学以致用,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中,8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其专业意识和能力。主要体现在,在影子校长项目中,学生非常珍惜有机会跟随优秀的校长学习较长的一段时间,96.15%的学生认为“这样的机会,有效的拓展了其对教育专业的认知,加深了对教育事业的理解”;通过完成影子校长项目中的各项任务,88.42%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其教育实践能力;在项目中获得的成长,使得82.69%的学生认为自身专业认同感和专业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升;而在专业能力的提升方面,82.69%的学生认为影子校长项目提升了其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中,85%的学生认为其领导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主要体现在86.54%的学生认为“在工作学习生活中更愿意担当责任”;80.76%的学生认为“组织协调能力有所提升”;78.64%的学生认为“领导决策能力有所提升”;73.07%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参与校园管理的能力”,并更加有志于“参与、引领中国教育发展变革的信心和决心”。另外,从领导能力的其他的维度来看,88.47%的学生认为“比以前更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88.4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我的表达能力、说服能力和感染能力”; 84.62%的学生认为“能够更加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提高了我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 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中,学生通过结实优秀专业的一线校长,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丰富教育管理经验,使得自身视野得以开阔,创新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加强。80%的同学认为,通过参与影子校长项目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创新意识有所增强 

5.在参与影子校长项目中,85%的学生通过专业匹配的平台,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实践解决问题的意识,提升了实践能力。其中,92.31%的学生认为通过影子校长项目,他们更愿意通过尝试和投入实践来解决问题;88.4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

(二)一百个课外科研项目 

教育学科对已参加课外科研项目(包括学部、校级及以上的各类项目)的学生中实施抽样调查,共有203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学科鼓励学生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关注社会发展;在课外科研项目的实施中,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创意意识和实践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各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其中,学生对一百个课外科研项目对其实践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及专业意识和能力提升的认可度最高,分别达到94.29%94.18%93.37%,其次是领导意识和能力及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分别为86.70%86.17%。这有赖于教育学科通过100个课外科研项目营造的浓厚的学习氛围。85.92%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课外科研项目后,其研究兴趣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84.46%的学生对这种浓厚的课外科研氛围表示满意。

1.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激发,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超过86%的学生认为参加了课外科研项目后,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其中92.9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用专业所学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83.98%的学生认为提升了为国家、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使命感,82.52%的学生认为比以往更加愿意关注社会问题、国家大事。

2.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超过93%的学生认为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其专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升特别显著。主要表现在96.11%的学生认为提升了科研综合能力;95.6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运用科学方法研究专业问题的能力;94.66%的学生认为科研意识有所增强;88.8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专业自信和专业认同感。

3.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学生的科研领导力得到了提升,激发了成为研究型未来教育人才的意愿。平均86.7%的学生 认为参与了课外科研项目后,其领导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主要表现在,84.96%的学生认为其组织协调与领导决策能力有所提升;78.64%的学生认为激发了其成为研究型未来教育引领者的意愿。从领导力的其他维度来看,93.69%的学生认为比以前更善于发现和分析问题;90.78%的学生认为他能更加顺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获得他人的认同;85.44%的学生认为当有了新的研究问题,有信心能够顺利召集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一起开展研究。

4.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思考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得以提升,创新意识也得以不同程度的增强。主要表现在:参加课外科研项目后,96.6%的学生认为视野更加开阔了,并拓展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的视角与方向”95.64%的学生认为总结、归纳能力有所提升;87.87%的学生认为创新意识有所增强。

5.在参与课外科研项目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相关实践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主要表现在:94.66%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实践让他懂得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知行合一的重要性;91.74%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科研让他更愿意通过尝试和实践来解决问题。另外,从具体的实践能力来看,分别有97.09%和93.69%的学生认为其信息数据搜集能力和应对与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

教育学科对参与专业性公益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64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学生参与专业性公益包括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项目。学科鼓励学生将专业学习与社会公益活动相结合,鼓励学生用专业服务社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调查结果显示:91%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后,其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实践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领导意识和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按认可程度排序,学生对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对其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提升的认可最高,达94.69%;对实践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及领导意识和能力的提升认可次之,分别为92.58%90.35%89.07%;另外,对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的认可为86.73% 

由于学生认为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对其发展的帮助甚大,因此,有85.94%的学生认为尽管学习任务会越来越繁重,但是还会继续参加专业性公益项目。超过80%的学生对于教育学科创设的专业性公益活动氛围感到满意。

1.在参与专业性公益项目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到显著提升。通过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提升学生对公共事业服务的热情,增强团队凝聚力,进一步培养服务奉献意识。超过93%的学生认为参加专业性公益后,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主要表现在:95.31%的学生认为“增强了我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和“学以致用,专业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2.在参与专业性公益项目中,学生大幅度提升了专业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参与具有专业特性的公益组织活动,提升对专业的认同感和学习热情。超过90%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性公益项目,自身的专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将专业知识融入实践中,拓展自身专业领域学习。主要表现在:93.7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专业自信和专业认同感”;92.19%的学生认为“结识了专业领域内志同道合的朋友,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95.31%的学生认为一百个专业性公益项目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

3.在参与专业性公益项目中,学生的团队管理能力得到了提升,在项目过程中学生通过寻找自身特点,明确团队分工,从而提升合作能力。89%的学生认为和领导力相关的各类素养得到提升,特别是团队决策能力和时间管理能力,进一步激发了立志成为未来教育引领者的志向。其中, 90.6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84.38%的学生有助于提升他的领导管理能力。从领导能力的其他维度来看,93.76%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正确判断和选择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87.51%的学生认为“比以前更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89.07%的学生认为“更加合理管理自己的时间,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在参与专业性公益项目中,学生能够收获将梦想创意转换为现实的机会,通过不断地尝试,开拓视野,丰富经验,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同时,在与专业接口的公益性活动中,能够极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满足各类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培养创新意识。90.63%的学生认为,通过专业性公益项目,“开拓了视野、活跃了思维,增强了自身创新意识”。

5、在参与专业性公益项目中,93%的学生认为加强了其实践出发解决问题的意识,同时提升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表现在,在参加了课外科研项目后,95.31%的学生“更愿意通过尝试和实践来解决问题”;92.19%的学生分别认为在不同程度上“提升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能力”以及“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的能力”;90.62%则认为提升了“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一百个创新创业项目    

教育学科对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包括学部、校级及以上的各类项目、课程)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81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学科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创意意识,从而为投身社会创新做准备;在创新创业项目实施中,学科以项目体验为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鼓励学生探索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方法与途径,增加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专业意识和能力等得到了显著增强,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明显提高。按照认可程度排序,学生对一百个创新创业项目对其专业意识和能力的提升的认可最高,达90.26%;实践意识和能力、 创新意识和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的提升次之,分别为89.05%88.49%88.48%;对领导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尽管排最后,但也有84.83%的学生认为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有赖于100个创新创业项目营造的良好氛围。84.09%的学生对这种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表示满意。

1.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激发,提升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关注度,增强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意愿和能力。超过88%的学生都认为参加创新创业项目后,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主要表现在:88.64%的学生认为“增强了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88.63%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应当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为投身社会创新做准备”;89.77%的学生认为“更注重了解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

2.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超过90%的学生认为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后,其专业视野和学科交叉融合、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中,93.18%的学生认为“比以前更加关注学科发展的热点前沿和最新应用”;92.04%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将所学知识进行交叉融合,并予以综合运用的意识与能力”;85.2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3.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学生的领导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明确对自身的角色定位,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领导决策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82.96%的学生认为“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和领导决策能力”。从领导意识和能力的不同维度来看,86.37%的学生认为“能够帮助自己正确判断和选择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85.23%的学生认为“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获得他人的认同”;84.09%的学生认为“能够更加合理地管理时间,提高了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4.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学生的眼界视野、创新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超过88%的学生认为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后,更新了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其中,89.77%的学生认为“开拓了眼界视野,增强了创新意识”;88.64%的学生认为“愿意尝试运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和“找到了将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方法与途径”;86.37%的学生认为“增强了创新能力”

5.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绝大多数学生的实践意识和相关实践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其未来的职业生涯选择得到了拓展。其中,88.64%得学生认为“对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所提升”;88.63%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87.5%的学生认为“愿意通过尝试和实践来解决问题”;90.91%的学生认为由于实践能力的提升,“增加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和多样性”。

(五)一百个学生社团活动 

教育学科对参与学生社团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191名学生参加问卷调查。学科鼓励学生培养兴趣、爱好和特长,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结合,实现全面发展;通过实施社团繁荣计划,大力引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以兴趣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意识、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领导能力。绝大多数的学生在参与社团活动中,社会责任意识与能力(87.43%)、实践意识与能力(86.66%)、创新意识与能力(83.77%)、领导意识与能力(83.77%)和专业意识与能力(82.07%)得到了明显增强。93.19%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丰富了我的精神文化生活”;91.1%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使我身心愉悦、健康开朗”;80.63%的学生认为,在参加了社团后,对于参加社团活动的兴趣变得更强了。80.62%的学生对于教育学科营造的浓厚的社团活动氛围表示满意。

1.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得到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均有提升。87.435%的学生都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后,社会责任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其中,90.05%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让我更愿意在一个集体中主动承担责任”,79.06%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让我认识到了将个人兴趣与国家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的重要性”。

2.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意识和能力得到提升。86.65%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后,实践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增强。89.01%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使自己对有效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有所提升”;87.96%认为,“参加社团使自己更愿意通过尝试和实践来主动解决问题”;83.25%认为,“参加社团使自己找到了将兴趣转化为特长的方法与途径”;86.38%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提升了应对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3.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思维更加活跃,对于创新的兴趣和能力得到加强。83.7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后,创新意识和能力有了明显提升。87.44%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后,认为自己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思维变得更加活跃”;75.19%认为“自己找到了将梦想和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方法与途径”。

4.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对于专业的自我认同、兴趣及相关能力均有提升。82.07%的学生认为,在参加社团活动后,专业意识和能力得到明显增强。其中,85.57%的学生认为,“社团活动为自己提供了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和平台”;82.2%的学生认为“结识了专业领域内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81.67%的学生认为“找到了个人兴趣与专业学习的结合点”;78.54%的学生认为,“提升了自我认同,激发了对于专业学习的信心”。

5.在参与社团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领导管理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得到了大幅度提升。81.26%的学生认为,在参加社团活动后,领导意识和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80.63%的学生认为,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提升;76.44%的学生认为,领导管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83.77%的学生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帮助自己正确判断和选择在团队中的角色定位;82.72%的学生认为工作和学习的效率有所提升,自己可以更加合理地管理和使用时间,同时,也比以前更善于分析和解决问题。